植物是園林中具有生命活力,能展現四季變化,富有層次感,形態變化多端的要素。單純的植物造景略顯單調、輕薄,在園林設計中植物多作為建筑、山水的陪襯出現。在生態園林建設的大環境下,探索植物景觀的設計和營造,充分利用植物的生命力、色相、形態創造出與周圍環境相適宜協調并傳遞意境或具有功能的藝術空間供人們觀賞,具有積極的意義。
植物景觀的設計和營造的側重點:
1.突出植物的生命活力
從種子開始,歷經發芽、幼苗、成株、開花、結果、直到死亡,在這個生命周期中需要土壤、水分、陽光、空氣和營養的不斷供給。期間也不時有蟲害、病害以及自然災害的侵擾。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是一個運動的過程,這是一個生命蛻變的過程,無時無刻不體現著生命的活力。人們從種子突破山石阻力,從石頭縫里萌芽汲取力量;從幼苗沐浴陽光,吸食雨露,茁壯成長欣賞強盛的生命力;從植物開花結果體會收獲的喜悅;從枯藤落葉感悟生命的輪回。植物景觀的設計和營造應突出植物的這一特點,在植物種類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到植物的生長變化,不要錯過植物生長過程中的美好細節。
2.展現植物的色彩變化
萬紫千紅、花紅柳綠、五彩繽紛、色彩斑斕,這些都是描寫植物顏色的詞匯,可見植物的色彩非常豐富,讓人眼花繚亂。如何根據景觀需要選擇應景的植物色彩搭配是植物景觀設計成敗的關鍵。在植物景觀設計和營造中應注重植物色彩的搭配,不同的色彩層次感傳遞不同的觀賞信息。春季的植物景觀設計如以暖色調花卉為主,可運用類似色相配色,如粉紅、桃紅、大紅色系的花卉從高到低,從內到外疊加組合可以帶給人們春暖花開,喜氣洋洋的感覺,突出“暖”意。也可運用對比配色,如綠葉配紅花,使得紅的更紅,綠的更綠。在植物景觀設計和營造中植物色彩的選擇應符合環境主題的要求,烘托環境氛圍,切忌色彩雜亂無章,隨意堆砌。
3.強調植物的萬千形態
不同的植物外形姿態千差萬別,給人不同的心理觸動和視覺判斷。植物景觀設計和營造中應區分主次、突出重點。如以垂柳為主景,其它與之形體相類似的高大喬木應舍棄,配以低矮叢生灌木及地被植物即可。如以櫻花為主景,在其花期應避免其它開花植物,可配以常綠喬木做背景,樹下種植低矮地被。
4.發掘植物的文化內涵和意境
重慶植物租擺在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植物常常出現在膾炙人口的詩句里,也被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意境。如:“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這些詩句都可以作為植物景觀設計和營造的契入點,理解和體會詩句的意境,用植物景觀再現,使之情景交融。在我國古典園林植物設計與營造中,強調的是借花木表達思想感情,以中國畫畫論為理論基礎,追求自然山水構圖,尋求自然風景。以植物為主景的實例如蘇州拙政園里的枇杷園、玉蘭堂、梧桐幽居;分別以枇杷、玉蘭、梧桐為主干樹種,營造植物景觀。
5.植物景觀設計和營造的成功案例及分析
油菜花作為一種經濟作物,易于栽培,在我國廣泛栽培。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不斷發展,油菜花田被許多地區作為觀光項目大力發展。每個地方因為種植的時間略有不同,花期會有一點點差異,隨著氣候的變化也略有前后的差異。比較有名的觀賞地點有陜西漢中、江蘇興化、湖北荊門、云南羅平、重慶潼南、青海門源、江西婺源等。這些地方的油菜花景各具特色。
以上幾處景點充分發掘自然色彩之美,以“油菜花”為主景,結合當地特有的自然人文風景形成別具特色,風格各異、色彩鮮明的畫卷。讓游人置身于畫境,領略大自然的神力。
綜上所述,園林景觀的設計和營造宜以植物材料為主,充分發掘其文化內涵及意境,運用點植、叢植、片植等栽植手法,結合亭、臺、樓、閣、山石、水體等園林要素或借自然山水之魅力襯托植物主材的色、香、形,創造出符合植物生態要求,景色優美迷人,健康衛生的植物環境空間,滿足游人的觀賞要求。
電話:13206281777 / 023-63256667
網址:www.jesse-taslim.com
地址:渝北區翠云花市A區16號
地址:重慶市十方界古玩花木市場